| 釜底抽薪 | |||
| 成语拼音 | fǔ dǐ chōu xīn | 简拼 | fdcx |
| 近义词 | 抽薪止沸 | 反义词 | 火上浇油、沸汤沸止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釜:古代的一种锅;薪:柴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 | ||
| 出处/来源 | 汉·董卓《上何进书》:“臣闻扬汤止沸,莫若去薪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| ||
| 例子/造句 | 如今有个道理,是“釜底抽薪”之法,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,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。(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) | ||
| 英文翻译 | take out burning wood from under the pot | ||
| 故事/典故 | 北朝东魏大将侯景起兵反叛朝廷被打败,就跑到南朝梁武帝萧衍那里求救,萧衍发兵给他,他进攻东魏失败。东魏魏收给萧衍写了《为侯景判移梁朝文》,劝萧衍对侯景这种人只能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萧衍不听,侯景后来又背叛梁朝。 | ||
| 成语正音 | 抽,不能读作“zhóu”。 | ||
| 成语辩形 | 釜,不能写作“斧”;薪,不能写作“新”。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 | ||
| 釜底抽薪成语接龙:釜底抽薪 → 薪尽火传 → 传为笑谈 → 谈吐生风 → 风潇雨晦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