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同实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成语拼音 | míng tóng shí yì | 简拼 | mtsy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名称相同,而实质不一样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出处/来源 |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,而实相去千万也,此夫名同实异者也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多用于事物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例子/造句 | 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:“元稹所说均田赋,与唐前期的均田制名同实异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常用程度 | 一般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名同实异成语接龙:名同实异 → 异名同实 → 实获我心 → 心急如焚 → 焚香扫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