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具

蛮触之争

蛮触之争
成语拼音 mán chù zhī zhēng 简拼 mczz
近义词 蛮触相争、蛮争触斗 反义词  
感情色彩 贬义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
解释/意思/寓意 蛮:蛮氏;触:触氏。《庄子》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,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
出处/来源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成语用法 作宾语、定语;指非正义战争
例子/造句 清·王夫之《姜斋诗话》下卷:“蛮触之争,要于兴、观、群、怨,丝毫未有当也。”
英文翻译 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
故事/典故 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,左边的叫触氏国,右边的叫蛮氏国。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,有时竟伏尸百万,血流成河,造成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,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。
产生年代 古代
常用程度 一般
蛮触之争成语接龙:蛮触之争 → 争先恐后后海先河河清社鸣鸣珂锵玉
成语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