杞人忧天 |
成语拼音 |
qǐ rén yōu tiān |
简拼 |
qryt |
近义词 |
庸人自扰、杞人忧天 |
反义词 |
无忧无虑、若无其事 |
感情色彩 |
贬义词 |
成语结构 |
主谓式 |
解释/意思/寓意 |
杞: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杞县一带。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。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 |
出处/来源 |
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天瑞》:“杞国有人,忧天地崩坠,身亡所寄,废寝食者。” |
成语用法 |
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 |
例子/造句 |
杞人忧天,伯虑愁眼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七回) |
英文翻译 |
in case the sky should fall |
故事/典故 |
从前在杞国,有一个胆子很小,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,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,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。 有一天,他吃过晚饭以后,拿了一把大蒲扇,坐在门前程量,并且自言自语的说: “假如有一天,天塌了下来,那该怎么办呢?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,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,这不就太冤枉了吗?” 从此以后,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、烦恼,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,脸色憔悴,都 很替他担心,但是,当大家知道原因后,都跑来劝他说: “老兄啊!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?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?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,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,想开点吧!” 可是,无论人家怎么说,他都不相信,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。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,引伸成“杞人忧天”这句成语,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。它与“庸人自扰”的意义大致相同。 |
成语正音 |
杞,不能读作“jǐ”。 |
成语辩形 |
忧,不能写作“优”。 |
成语辩析 |
杞人忧天与“庸人自扰”有别:杞人忧天偏重在忧;指不必要的担忧、害怕;所指一般限于心理活动;“庸人自扰”偏重在扰;所指除心理活动外;还兼指不必要的具体行动。 |
产生年代 |
古代 |
常用程度 |
常用 |
杞人忧天成语接龙:杞人忧天 → 天寒地冻 → 冻解冰释 → 释缚焚榇 →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