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具

巧偷豪夺

巧偷豪夺
成语拼音 qiǎo tōu háo duó 简拼 qthd
近义词 巧取豪夺、诈取豪夺 反义词  
感情色彩 贬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
解释/意思/寓意 诈取与强抢。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。
出处/来源 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  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诗
成语用法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夺取别人的东西
例子/造句 弹丸小邑,僻陋自惭,盖不得不为此巧偷豪夺之行也。  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小县少古迹》
故事/典故 北宋末年,书画家米芾喜欢收藏书画真迹,他用尽一切手段去得到别人的书画,先是借阅研究,然后赖着不还,最后是临摹一幅还给主人。宰相蔡京是书画家,同样爱好收藏,很多人去进贡。米芾想尽一切办法从蔡京儿子蔡攸出得到王羲之的字。
产生年代 古代
常用程度 一般
巧偷豪夺成语接龙:巧偷豪夺 → 夺眶而出出敌意外外厉内荏荏苒代谢
成语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