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攘外安内 | |||
| 成语拼音 | rǎng wài ān nèi | 简拼 | rwan |
| 近义词 | 安内攘外 | 反义词 |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攘:排除。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 | ||
| 出处/来源 | 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处理内外关系 | ||
| 例子/造句 | 管仲一匡九合,攘外安内,其功甚大。(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卷七十二) | ||
| 英文翻译 | repel foreign invasion and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 ||
| 攘外安内成语接龙:攘外安内 → 内仁外义 → 义重恩深 → 深孚众望 → 望梅消渴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