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宰相 | |||
成语拼音 |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| 简拼 | szzx |
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解释/意思/寓意 | 南朝梁时陶弘景,隐居茅山,屡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,人们称他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隐居的高贤。 | ||
出处/来源 | 《南史·陶弘景传》: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咨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 | |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| ||
例子/造句 |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4回:“在家丰衣足食,肥马轻裘,紫蟹黄鸡,山肴海味,称不得是个山中宰相!” | ||
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常用程度 | 一般 | ||
山中宰相成语接龙:山中宰相 → 相沿成俗 → 俗谚口碑 →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