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声泪俱下 | |||
| 成语拼音 | shēng lèi jù xià | 简拼 | sljx |
| 近义词 | 痛哭流涕 | 反义词 | 笑容可掬、兴高采烈 |
| 感情色彩 | 贬义词 | 成语结构 | 主谓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一边说一边哭。形容极其悲恸。 | ||
| 出处/来源 | 《晋书·王彬传》:“音辞慷慨,声泪俱下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褒义 | ||
| 例子/造句 | 他讲到激昂时,声泪俱下。(邹韬奋《经历·高等法院》) | ||
| 英文翻译 | in a tearful voice | ||
| 成语辩形 | 俱,不能写作“惧”。 | ||
| 成语辩析 | 声泪俱下与“痛哭流涕”有别:声泪俱下侧重于形容激动;“痛哭流涕”侧重于形容痛苦。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 | ||
| 声泪俱下成语接龙:声泪俱下 → 下情上达 → 达地知根 → 根株牵连 → 连阡累陌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