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水漫金山 | |||
| 成语拼音 | shuǐ màn jīn shān | 简拼 | smjs |
| 近义词 | 水满金山 | 反义词 |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主谓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神话故事。金山,在江苏省镇江市。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雷峰塔》:“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,面带妖色,不放下山。怒恼白蛇,忙唤青儿,带领着虾兵蟹将,这才水漫金山。”亦作“水满金山”。鲁迅《坟·论雷峰塔的倒掉》:“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,白蛇娘娘来 | ||
| 出处/来源 | 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,面带妖色,不放下山。怒恼白蛇,忙唤青儿,带领着虾兵蟹将,这才水漫金山。 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雷峰塔》 | ||
| 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| ||
| 例子/造句 | ◎ 特别值得称道的,是放许仙这场戏,各剧种的《水漫金山》差不多都是一场好武戏,而扬剧的《水漫金山》完全以文场处理,通过许仙被锁在经楼上和小和尚开窗远眺的种种身段、表情和话白,表现出惊涛骇浪和战斗的险恶。 | ||
| 故事/典故 | 传说古代白蛇娘子与许仙一见钟情后,就结为夫妻。法海和尚见到许仙面带妖气,就把他带到金山寺藏到法座后,白蛇娘子带领小青蛇来寻夫,法海不许。白蛇娘子无奈只好与法海斗法,于是水漫金山,法海搬来天兵天将来对付白蛇,将白蛇压在雷峰塔下。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 | ||
| 水漫金山成语接龙:水漫金山 → 山高海深 → 深雠大恨 → 恨之切骨 → 骨寒毛竖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