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问罪之师 | |||
| 成语拼音 | wèn zuì zhī shī | 简拼 | wzzs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。 | ||
| 出处/来源 | 《旧唐书·侯君集传》:“今袭人于墟墓之间,非问罪之师也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前来兴师问罪的人 | ||
| 例子/造句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葛巾》:“日已向辰,喜无问罪之师。” | ||
| 英文翻译 | a punitive expeditionary army <an army for punitive purpose>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 | ||
| 问罪之师成语接龙:问罪之师 → 师道尊严 → 严严实实 → 实至名归 → 归师勿掩,穷寇勿追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