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匡天下 | |||
成语拼音 | yī kuāng tiān xià | 简拼 | yktx |
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动宾式 |
解释/意思/寓意 | 匡:纠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个中国。纠正混乱局势,使天下安定下来。 | ||
出处/来源 | 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祍矣。 《论语·宪问》 | |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统一天下 | ||
例子/造句 | ◎ 当管仲被囚至齐国后,由于鲍叔牙知人善任,极力向桓公推荐为相,桓公胸怀大度并不记一箭之仇,任贤使能,加以起用,"任政于齐,齐桓公以霸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管仲之谋也。" | ||
故事/典故 | 春秋时期,齐桓公不计前嫌,任用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宰相,齐国越来越强大。管仲辅佐他成为春秋霸主地位。孔子与弟子子路、子贡分析管仲这个人,子路与子贡都认为管仲没有仁德,孔子耐心地开导他们: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,使百姓受益。 | ||
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常用程度 | 生僻 | ||
一匡天下成语接龙:一匡天下 → 下笔如有神 → 神彩飞扬 → 扬眉奋髯 →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