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彘肩斗酒 | |||
| 成语拼音 | zhì jiān dòu jiǔ | 简拼 | zjdj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语本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哙遂入,披帷西乡立,瞋目视项王……项王曰:‘壮士,赐之卮酒。’则与斗卮酒。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樊哙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啖之。项王曰:‘壮士,能复饮乎?’樊哙曰:‘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 | ||
| 出处/来源 | 哙遂入,披帷西乡立,瞋目视项王……项王曰:‘壮士,赐之卮酒。’则与斗卮酒。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樊哙覆其盾於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啗之……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 ||
| 成语用法 |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有豪气 | ||
| 例子/造句 | 彘肩斗酒渡江人,南部莺花每怆神。 吴梅《马鞍山麓吊刘龙洲墓》诗 | ||
| 故事/典故 | 公元前208年,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,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。刘邦到鸿门后,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,乘机想杀刘邦。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。项羽称赞他勇敢,就赐他狗肉和美酒,樊哙拔剑切肉就吃。刘邦借机逃离鸿门。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 ||
| 彘肩斗酒成语接龙:彘肩斗酒 → 酒虎诗龙 → 龙拏虎掷 → 掷地赋声 → 声罪致讨 | 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