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自知之明 | |||
| 成语拼音 | zì zhī zhī míng | 简拼 | zzzm |
| 近义词 | 知己知彼 | 反义词 | 不自量力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明:明智。指了解自己的情况,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。 | ||
| 出处/来源 | 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第33章:“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。” | ||
| 成语用法 | 偏正式;作宾语;含褒义 | ||
| 例子/造句 | 瞿秋白《乱弹·水陆道场》:“然而阿斗有自知之明,自己知道昏庸无用。” | ||
| 英文翻译 | know one'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| ||
| 故事/典故 |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,喜欢听别人弹琴。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,就是光说不弹,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,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,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。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。 | ||
| 成语辩形 | 明,不能写作“鸣”。 | |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 |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 | ||
| 自知之明成语接龙:自知之明 → 明刑弼教 → 教猱升木 → 木讷寡言 → 言听行从 | |||